游客
题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3月20日至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成都、眉山、资阳调研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情况时强调,要将天府新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我省兴川战略的“一号工程”,坚持“再造一个新成都”的发展定位,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着力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和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据此回答问题:
请你从政府职能角度谈谈如何建设天府新区?

我国中部某省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文化旅游具有良好的禀赋和基础。该省文物古迹资源丰富,据统计,全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现存保护比较好的古城有近40处,考古遗址有10多处,古村有61处。该省是一块厚重的红色热土,红色文化独一无二。该省的影视文化、歌厅文化、酒吧文化、休闲文化等全国驰名。该省民族风情浓郁独特,有土家风情,有享誉国际的花瑶风情。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品位高,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9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20项,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供了坚实基础。
目前,该省正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力争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强省”的战略转变。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省为什么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强省”的战略转变。
(2)结合材料,为该省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提供方法论指导。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我国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确定为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革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方法的?

文化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涉及人们的历史认知、观念认同、理想追求。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盖大楼、修高速公路不一样,不是三年五年能见效的,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的飞跃。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现的。推进文化建设,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长期性,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做到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动,绝不能心浮气燥、急功近利,更不能用暴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当如何辩证地看待文化建设。

材料: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

战略构想
提出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十六大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十六届六中全会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
十七届六中全会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依据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