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按其发展进程,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部地区的基础虽然大都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差,但其发展速度可圈可点,这使其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说明 ( )
A.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
B.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
C.2017年以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彻底消失 |
D.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下列诗中体现的道理与之相对应的一句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
A.潜移默化的影响 | B.深远持久的影响 |
C.精神愉悦的影响 | D.健康向上的影响 |
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振兴中华”,一个个时代口号激励着广大青年用热血和青春谱写壮丽篇章。可见,优秀文化能()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B.改变人的交往方式 |
C.转变人的思维方式 | D.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
2013年3月18日苍南举办了首届茶文化节,以展示展销、招商引资、文化活动等形式为载体,推动苍南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程开甲颁奖,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对国家实力的作用。这表明()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B.文化的价值就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
D.经济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