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可以调节使血糖升高,又可以调节使血糖降低 |
B.当下丘脑某一区域兴奋时,会直接促进血糖转变为糖原从而降低血糖 |
C.若验尿时发现某人出现尿糖,可以推知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 |
D.血糖升高只受体液调节,血糖降低则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 |
科学方法是生命科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B.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生命科学定量实验研究,如果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很容易测出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植物光合作用) |
C.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假说演绎法,合理地解释了果蝇红眼与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并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
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 |
B.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
C.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D.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
下列图1表示某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两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2表示该生物体内3对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的过程,三对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该生物体内肯定存在含有四个b基因的细胞 |
B.由图1可知,该生物是四倍体、基因型是Aabb |
C.由图1和图2可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
D.由图2可知,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可以合成物质乙 |
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