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血浆之间有物质交换 |
B.与组织液之间有物质交换 |
C.能流回静脉血 |
D.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02(mg/h) |
1.OO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OO |
黑暗下释放C02(mg/h) |
O.50 |
O.75 |
1.OO |
1.50 |
2.25 |
3.OO |
3.50 |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B.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0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O2释放量 |
O2吸收量 |
|
a |
10 |
0 |
b |
8 |
3 |
c |
6 |
4 |
d |
7 |
7 |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0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
科学家用含18O的葡萄糖来追踪需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发现其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 B.葡萄糖→丙酮酸→氧 |
C.葡萄糖→氧→水 |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
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
B.在缺氧的条件下,线粒体也可以形成ATP |
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 |
D.在一定条件下,ADP与ATP可以相互转化 |
下面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
C.ATP水解只能产生两个磷酸 |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