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一种测量物体重量的电子秤,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实际上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实质上是电流表).不计踏板的质量,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2A,内阻为1Ω,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1Ω,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式为R =30–0.01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2500N
B.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375A处
C.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0.400A处
D.该秤可以通过电路规律转换成关系进行刻度转换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飞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17时38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不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它在前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3s内先加速后减速,3s末回到出发点.
B.第3s末速度为零,第4s内反向加速.
C.第1s和第4s末,物体的速度均为8m/s.
D.前4s内位移为12m.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不可求得 (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以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3段位移,在这3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3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3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

A.1:22:32;1:2:3 B.1:23:33;1:22:32
C.1:2:3 ; 1:1:1 D.1:3:5 ; 1:2: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