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册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向pH试纸上滴入氯化钠溶液,试纸变红 |
D.块状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持续产生气泡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②⑤ |
将0.5 g某物质在20 ℃时溶于10 g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判定为( )
A.易溶物质 | B.可溶物质 | C.微溶物质 | D.难溶物质 |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若得到较为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可采用的下列方法是( )
A.过滤 | B.蒸发结晶 | C.降温结晶 | D.蒸馏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
B.硝酸钾在20 ℃时溶解度是31.6 g,则10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 g |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
在海水晒盐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y)与时间(t)的关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