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烈度 |
破坏程度 |
Ⅵ |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
Ⅶ |
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 |
Ⅷ |
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 |
Ⅸ |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
Ⅹ |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 |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③处可能为( )
A.一个村庄 | B.一座城市 |
C.一洼池塘 | D.一座小山 |
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 B.瘟疫 | C.海啸 | D.火山喷发 |
读下图,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完成21——22题。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较少,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和拥堵的交通备受关注。图甲是我国某城市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示意图,图乙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9——20题图甲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依山傍水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 B.附近有公路线交汇,交通便捷 |
C.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 D.地势平坦,有工厂在此集聚 |
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是城市中仅次于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 |
B.郊区高级住宅区的地价低于市中心地价 |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因素 |
D.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区位置示意图,回答17——18题。图中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由此可知甲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 | B.光照 | C.水分 | D.地形 |
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是
①光照丰富、 ②降水充沛
③土壤肥沃 ④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近年来,山东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大棚中生产的蔬菜的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 B.热量不足 |
C.日温差较小 | D.年温差较小 |
近些年山东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量和销售范围都在扩大,主要得益于
A.该地的蔬菜质量好、品种多 |
B.该地的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
C.该地生产蔬菜的自然条件优越 |
D.交通运输及保鲜、冷藏条件的改善 |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13——14题。
表1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年份 |
种植面积(万hm2) |
总产量(万t) |
1979 |
18.0 |
896.0 |
1980 |
360.6 |
16 335.2 |
1999 |
1 335.0 |
40 513.5 |
2000 |
1 523.7 |
42 399.7 |
表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区域 |
1 980年 |
1 999年 |
大城市郊区 |
70% |
20% |
其他农区 |
30% |
80% |
1979--2000年我国蔬菜
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 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一低一高的变化 |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 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
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