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干线全长4 859 km,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 000 km。下图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2)简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3)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比较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两线输气终点均为能源紧缺地区 |
B.两线均经过季风气候区 |
C.两条线路设备投资大,但运输连续性强 |
D.两线建设不可能破坏沿线生态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热带气旋、台风主要分布在,其主要灾害是由、和构成。引发台风灾害原动力是自然固有的,但我们可以认识它们、的规律,改变我们的,进而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地质灾害是常见于的一种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在,原因是,试分析其造成的危害。
读东亚工业区域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的分布及污染工业迁移方向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
(2)20世纪70年代以来,A国工业由密集型转向密集型。图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利用这种变化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
(3)分析B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资料一:山东省总面积 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读图甲,描述图示37°N以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2分)
(2)从资料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3)从图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4)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试说明理由。
(5)目前山东省出现了大批速冻食品、味精等生产厂,其产品行销全国。试分析该省区发展该类工业的突出优势条件。(3分)
读图我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是。
(2)西气东输管道从武威到郑州段为什么不走直线,而向靖边一带凸出?若沿图中虚线修建,与现有路线相比,有何优势?
(3)为了加快B区域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些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高,为什么?
(4)与E地相比,分析C地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读图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晋、陕、内蒙古地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1)图中I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Ⅱ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试说出各自的原因。(6分)
(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2分)
(3)请将下面导致绿洲环境恶化的字母与图中数字代号和内容相搭配。(3分)
A.农业系统恶化,粮食产量减小 |
B.内流河下游流量减小 |
C.砍伐绿洲或冲积扇周围的固定沙丘的植被 |
D.土地盐渍化 |
E.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②;③;
④;
(4)根据晋陕内蒙古区的资源优势,简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