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完成问题。若阴影部分表示西半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3小时20分钟 |
B.B点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
C.D点海域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
D.C点位于太平洋北部海域 |
若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此时是北京时间8时,则正处于上午的地点是
A.0°,51°N | B.50°W ,20°N |
C.150°E ,32°S | D.80°W ,40°N |
若阴影部分表示8月5日的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可能是飓风侵袭,带来狂风暴雨 |
B.B所在的区域国土整治重点是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
C.C处当天昼长夜短 |
D.D处海域有世界最大的暖流流经 |
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市1970年都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都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则2000年的径流量约为1970年的多少倍()
A.1 | B.2 | C.3 | D.4 |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不同阶段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I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以矿业城市为主 |
B.I阶段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 |
C.在Ⅱ阶段市区常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 |
D.在Ⅲ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
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Ⅲ阶段时表现出的特点有()
①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城乡人口比重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1920—1940 | B.1940—1960 |
C.1960—1980 | D.1980—2000 |
读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近20年中,上述五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国可能是()
A.美国 | B.泰国 | C.英国 | D.韩国 |
①国与③、④、⑤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①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三国少 |
C.①国经济水平比三国落后 | D.①国人口增长率比三国低 |
下表表示2008年浙江省人口数及构成状况(单位:万人),读表及图,回答下列各题:2008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约为
A.57.6% | B.42.4% | C.74.3% | D.25.7% |
在图中,能正确表示2008年浙江省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