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空间变化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发展的空间状态。其计算公式为:。其中X、Y分别代表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经、纬度,x1、y1分别表示各省区中心经、纬度:M1表示各省区的城镇化水平: t为年份,该图为1982—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移动示意。完成问题。

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

A.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B.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状态
C.人口总量增长的空间状态
D.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影响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因素与灾害因素
B.国家政策与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水分差异造成的
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
D.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A.雨热同期的气候 B.黏重的土壤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地势平坦

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A.光照较强 B.风沙大 C.冬季寒冷 D.雨水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