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据此回答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①RS ②GPS ③GIS ④GDP ⑤CPU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数据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3“东亚产业转移示意图”, 回答问题。

20世纪60—80年代初最有可能从日本、香港迁移到珠江三角洲的工业部门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微电子工业 D.化学工业

影响该产业转移到珠三角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的数量 B.技术因素 C.国家政策 D.优越的自然条件

读该表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问题:

区域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31
0.21
0.10
0.02
0.07
0.07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4.916
5.872
5.087
7.044
6.207
6.175
4.885

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热量不够充足 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
③农业投入不足,经营较粗放④人均耕地面积较大⑤土壤差异 ⑥复种指数低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长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
②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农业投入不足④土壤条件较差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地方时是18点
B.此时地球公转角速度较大
C.北京昼短夜长
D.南极点太阳高度为0°

在同一纬度的各地:

A.地方时相同 B.昼夜长短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D.太阳高度相同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选项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自然因素是:

A.人口激增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干旱的气候条件 D.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采取大水漫灌,可能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 C.裸岩 D.土地沙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