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图甲、图乙及其中的古诗回答各题。 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
A.甲:山高水阔,常绿阔叶林茂密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 |
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
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乙:一种喀斯特地貌 |
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乙:水乡江南,丘陵广布 |
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 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
C.海拔高度不同 | D.人类 |
下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37~38题。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000m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A.250mm | B.500mm | C.750mm | D.1000mm |
造成②地降水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 B.太阳辐射 | C.植被分布 | D.地形起伏 |
下图为世界著名的运河、海峡、港口所在地的经纬度,甲、乙、丙为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34~36题。图中A运河连接的海域是()
A.北海和波罗的海 | B.北海和大西洋 | C.地中海和黑海 | D.红海和亚丁湾 |
有关B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 | B.表层洋流从西向东流 |
C.既是两大洲的分界线又是两大洋分界线 | D.沿岸气候类型与丙图相同 |
有关C港口及其所在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太平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口 | B.该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传统型 |
C.该国农业主要分布在各大河的下游平原 | D.该国经济以重工业为主 |
读右图,回答32~33题。A附近地区著名的农作物和河流下游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稻、土地荒漠化 | B.棉花、水土流失 |
C.甜菜、土地盐碱化 | D.棉花、土地荒漠化 |
A附近地区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最突出的优势是()
A.水源 | B.降水 | C.土壤 | D.光热 |
非洲最突出的自然灾害是()
A.火山、地震 | B.旱灾 | C.龙卷风 | D.风暴潮 |
同一次灾害中,能缩小灾情的行为是()
A.迁入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 B.到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地的活火山附近种田居住 |
C.在洪水的高风险区开垦荒 | D.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