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
构成它们的原子达到了稳定结构 |
B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物质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D |
水通电分解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三个钾原子:3K + |
B. |
两个二氧化氮分子:2NO 2 |
C. |
镁离子:Mg +2 |
D.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
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步行代车 |
B. |
循环使用教科书 |
C. |
出门随手关灯 |
D. |
乱砍滥伐森林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 |
B. |
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C. |
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
D. |
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
下列图象反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
B. |
|
C. |
|
D. |
|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铜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
B |
鉴别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氮肥 |
用氢氧化钡溶液 |
C |
除去CO中少量H2O和CO2 |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D |
鉴别纯铝和硬铝 |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