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网络中看到一段实验视频:实验人员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无色)挤入盛有氯气(黄绿色,有毒)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到试管A中液体呈黄绿色,气体黄绿色变浅;试管B中 液体、气体均为无色,胶头滴管胶头变瘪。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结论或推论是( )
A B
A.氯气能溶解于水 |
B.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
C.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
D.实验后剩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
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 + H2O=NaOH+ H2 ↑。
那么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
A.Ca(OH)2 和H2 | B.NaOH和Ca(OH)2 |
C.CaCO3、NaOH和H2 | D.Ca(OH)2、CaCO3和H2 |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CaCl2、Na2CO3 | B.KNO3、HCl、CaCl2 |
C.H2SO4 、FeCl3、NaNO3 | D.NaOH、HNO3、NH4NO3 |
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①铁粉 ②氧化铁 ③氧化亚铁 ④氢氧化铁 ⑤氢氧化亚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 |
B.氢氧化铝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稀释燃烧物表面的氧气 |
C.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吸收热量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 |
D.氢氧化铝分解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O2隔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