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电子的得失,系统的电势能发生变化,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中性钠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增加 |
B.中性钠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少 |
C.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钠分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少 |
D.氯化钠分子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少 |
如图所示,a、b灯分别标有“36 V,40 W”和“36 V,25 W”,闭合电键,调节R,使a、b都正常发光。这时断开电键后再次闭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新闭合瞬间,由于电感线圈对电流增大的阻碍作用,![]() |
B.重新闭合稳定后,两灯都正常发光,a的额定功率大,所以较亮 |
C.断开瞬间,由于电感线圈对电流减小的阻碍作用,通过a的电流将逐渐减小,a渐渐变暗到熄灭 |
D.断开瞬间,b灯立刻熄灭 |
如图所示,电感线圈L的直流电阻=1.0Ω,小灯泡的电阻
=5.0Ω,
=4.0Ω,接在电动势E="24" V,内电阻可忽略的电路上.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开关,则在断开开关S的瞬间()
A.![]() |
B.![]() |
C.![]() |
D.![]() |
如图,矩形裸导线框abcd的长边长度为2L,短边的长度为L,在两短边上均接有电阻R,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导线框一长边与x轴重合,左边的坐标x=0,线框内有一垂直于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光滑导体棒MN与短边平行且与长边接触良好。开始时导体棒静止于x=0处,从t=0时刻起,导体棒MN在沿x轴正方向的一拉力作用下,从x=0处匀加速运动到x =2L处。则导休棒MN从x=0处运动到x=2L处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为()
A.![]() |
B.![]() |
C.![]() |
D.![]() |
一块小型的圆柱形磁铁,从竖直放置的内径稍大于磁铁直径的厚铝管(足够长)上端由静止释放。有关磁铁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磁铁不能吸引铝管,所以磁铁做自由落体运动 |
B.如果磁铁的磁性足够强,磁铁最终在铝管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
C.如果磁铁的磁性足够强,磁铁最终将悬浮在铝管中 |
D.如果磁铁的磁性足够强,磁铁最终将可能返回到原位置 |
A.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
B.CD段直导线始终不受安培力 |
C.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
D.感应电动势平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