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H4+、Na+、CO32-、NO3- |
B.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K+、SO42-、S2-、SO32- |
C.由水电离出c(OH-)=1×10-12 mol·L-1的溶液:K+、H![]() |
D.滴入KSCN溶液后显红色的溶液:Na+、Cu2+、Br-、SO42- |
一定温度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当通入的Cl2体积为V1时达到饱和,溶液中c(H+)变化如图中曲线a。已知Cl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饱和氯水升温,继续通入Cl2时,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b |
B.在饱和氯水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c |
C.降温,继续通入Cl2时,溶液中c(H+)的变化曲线如b |
D.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使pH=7,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lO-)>c(Cl-) |
>c(HClO)
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硝酸能与木炭反应,证明浓硝酸既具有强氧化性又具有强酸性 |
B.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用先加入少量溴化钠溶液再用酒精萃取的方法提纯 |
C.高温下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证明硅酸酸性强于碳酸 |
D.铵盐受热都能分解,但不一定都能生成氨气 |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 |
B.第②步中结晶出的MgCl2·6H2O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l2 |
C.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
D.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浓缩 |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
C.Cl2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 |
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中不可能含有SO3气体 |
B.等物质的量的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所得溶液的漂白性增强、pH减小 |
C.BaSO3能够溶于稀盐酸,所以可以用Ba(NO3)2溶液、稀盐酸鉴别SO2和SO3 |
D.一定条件下,铁粉与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可以得到两种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