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们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吗?如何培养文化素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 2014年4月8日至11日,广东省政府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物价、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民生问题,是会议的重点内容。朱小丹指出,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府正在抓好农产品生产,特别是食品供应,促进供求平衡;加强价格监管,稳定通胀预期。同时,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把关系民生的大事办好。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政府的什么职能?除此之外,政府还有哪些主要职能?
(2)上述材料表明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应当如何坚持这一原则。

材料 2014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李总理指出,预算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监督。这个目的一旦无法实现,公开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行政部门应该负有公开预算和就账目接受社会监督的双重义务。在现行权力架构中,赋予公众全面的监督权,若嫌条件不够,至少也应保证立法机关及民意代表可以随时就预决算情况展开质询。
(1)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就预决算情况进行监督?
(2)公民就预决算情况进行监督有什么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延顿认为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它在世界力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缩小;相反,亚洲文明却发展壮大;伊斯兰文明的人口在激增,打破了穆斯林国家与其邻国的平衡关系。在21世纪初期,人类将经历非西方权力与文化的复兴,经历非西方文明内部相互之间以及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他指出:“文明冲突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以文明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战争可靠的保障。”
材料二习近平出席指出:人民友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各国人民需要加强友好交流,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
(1)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解决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的冲突”底气何在?
(2)请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文明冲突”的原因,并指出我们如何更好地化解冲突?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连续5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状况

品种
产量(万辆)
同比增长(%)
销量
同比增长(%)
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
1808.52
16.5
1792.89
15.7

注1:同比增长: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注2: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废气排放量比较低。其发展属于我国战略性产
业范畴。
注3:采用车主要指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
注4:201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11.4%,所占市场市场份额为40.3%,此前有时超过50%。
材料一 市场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兴趣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2012年汽车出口下降,一些城市限购:消费者尤其是换车族不再以价格低廉为目标;市场竞争加剧,现在合资品牌价格一再下降,自主品牌价格优势不再;企业战略定位失误的因素,自主品牌纷纷发展高档汽车,高不成、低不就。
(1)根据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它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2)一般来讲,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都有影响,然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价格作用也有失效的时候(如有些企业实施低价战略也没有避免破产的结果)。因此,要防止价格作用的失效,关键是要抓住哪些经济要素?理由何在?
(3)有人提出,我国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不能单纯追求汽车生产和销售的数量;也有人主张,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不能只考虑一时的经营状况;还有人主张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不能盲目地跟风(指外国汽车)。联系材料一,针对上述看法,从哲学角度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全面的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海域、海岸带、内陆腹地开发建设,实行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内陆用地的大开发,大开放。
材料二 2011年上半年,某市以8%的GDP增速位居全国31个省区市排名末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行有余力而不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该市提出要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列,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确定为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面对“十二五”开局之年,该市的科学发展在“调”和“转”上加大力度。围绕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交通拥堵、楼市虚高、大气污染等三大问题,该市坚决实施控车市、调楼市和大型钢企业退市三大策略。虽然这三大措施直接影响了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却大大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维护了楼市稳定,老百姓得到了“蓝天白云”。如果说“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调控是中央下发给各地的一张考卷的话,倒数第一恰恰是该市“行有余力而不为”的精心备考,是心甘情愿主动站位的结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发展蓝色经济的意见所遵循的唯物辨证法的方法论原则。
(2)联系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该市在GDP增速排名中甘愿倒数第一的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