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企业2011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12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价值总量及全社会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万元、60万元 | B.6元、8元、90万元、60万元 |
C.8元、6元、120万元、90万元 | D.4元、6元、90万元、无法确定 |
《管子》第四十八篇《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仲的“治国富民”思想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光辉。下列观点中符合这一思想的有
A.增加财政收入要靠发展经济 |
B.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害最大 |
C.调整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 |
D.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
在资源越来越稀缺的今天,如何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实生活中资源浪费现象,国家从经济手段上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主要是
A.通过经济立法与经济司法制止浪费资源的行为 |
B.加大罚款力度制止浪费资源的行为 |
C.通过调整资源税等财政政策进行调控 |
D.通过调整资源税等货币政![]() |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对“三农”财政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表明
①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②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注重社会公平
③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④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B.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
C.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 D.提高增值税率 |
亚当·斯密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亚当·斯密的话强调的是
A.收入分配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
D.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上述观点启示我们,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和的关系。
A.市场机制宏观调控 | B.国家利益个人利益 |
C.经济效率社会公平 | D.国家积累公共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