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
(5)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填“实”或“虚”)像。
(6)小明在实验时,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
(7)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 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 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如图)以下实验步骤:
|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
|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
|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
|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步骤中,你认为多余的步骤是。(填序号)
(2)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Kg/m3。
如图所示:(1)温度计的示数是℃
(2)电能表示数是KW·h
(3)木块长度是cm。
(4)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A、B两图可知,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N。
②根据B、C两实验,他就得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对吗?________,理由是
小亮同学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中:已经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部分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小亮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小亮同学排除故障后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较暗,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选填“A”或“B”)移动。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如图13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________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小亮移动滑片又测量了两次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泡的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由此总结得出: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泡的亮度变亮,灯泡的电阻 。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伟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全部浸入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根据图A、B、C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根据图 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根据图A、C、D三次实验可得结论是。
如图所示,(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砝码与游码的读数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如图乙所示,木块A的长度为________cm;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
(2)图中的如图丁所示,某家庭中的电能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kw·h,若该家庭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1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则此段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 kw·h,空调的功率是______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