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4分)
如果你翻动花园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园中的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作了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黑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上10只鼠妇,观察它们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铁盘中央只放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请回答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几个问题:
资料背景:“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如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许多轻 微的电击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 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1)提出问题:动物能否
(2)作出相应的假设:动物
(3)如果用鸡做实验,发现通过l8次的“尝试与错误”后,取到食物。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是:动物经过多次“”后取到食物。
(4)如果增加实验中的障碍,预计鸡绕道取食所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
(5)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把鸡换成狗做实验,其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否一样?
。这说明了不同的动物

请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运走耗尽),然后将这两个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分别从两个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从装置中取的叶片。
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2)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

分析下面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不同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把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和菠菜汁滴加在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滴加的滴数分别是15、7、16和12。
(1)请判断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A. 黄瓜 B. 青椒 C. 芹菜 D. 菠菜

(2)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

分析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再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⑴一段时间后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⑵发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⑶若大气中,该气体的浓度过度增加,会引起()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臭氧层破坏 D. 大气污染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装置图A装置图B
(1)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过叶片上的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图B中是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的一个有名的实验。据此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请你大胆地推测普利斯特利随后可能探究的问题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