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
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X = ,Y = 。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⑴ 硫酸根离子
⑵ 四个碳原子
⑶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⑷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
⑸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⑹ 氯化镁中镁元素显 价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在一个隔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装一个可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起始位置在5刻度处)。加热容器,使容器温度达到80℃(已知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白磷,产生大量,活塞先向移动,再向移动,最后停在刻度处。
(2)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
(3)有位同学用木炭取代白磷来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下列某些仪器制取气体。
⑴写出仪器名称 ; .
⑵该小组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此时发生装置应该选用上图中的,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用或。
⑶
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⑷实验结束,先,再,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⑸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硫化氢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由此可推知: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时,装置的组合应选用上图所示的(填代号)装置。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例如:"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
(2)单质和化合物属于
(3)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
(4)请再举一例:。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H 1.008 |
2 He 4.003 |
|||||||
3 Li 6.941 |
4 Be 9.012 |
…… |
5 B 10.81 |
6 C 12.01 |
7 N 14.01 |
8 O 16.00 |
9 F 19.00 |
10 Ne 20.18 |
11 Na 22.99 |
12 Mg 24.31 |
13 Al 26.98 |
14 Si 28.09 |
15 P 30.97 |
16 S 32.06 |
17 Cl 35.45 |
18 Ar 39.95 |
⑴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填"金属"或"非金属")。
⑵科学家宣布,现已人工合成了第120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⑶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
⑸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
A. |
质子数不同 |
B.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C. |
中子数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