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图2),完成问题。
地貌类型 |
占土地面积比例 |
海拔(米) |
粮食作物 |
平原 |
20% |
<200 |
水稻 |
丘陵 |
60% |
200—500 |
水稻、冬小麦 |
中、低山 |
15% |
500—3000 |
冬小麦、马铃薯 |
高山 |
5% |
>3000 |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东南地区 |
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 B.全球气候变暖 | C.酸雨 | D.水土流失 |
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图1中的甲、乙两幅图,完成问题。与图乙比较,图甲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
B城市位于A城市的
A.西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东北方向 |
图乙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洪涝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①年降水量大,降水变率大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河流侵蚀作用中的溯源侵蚀,是河床深切作用逐渐向河流上游方向发展的过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问题。关于图中水文和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L1、L2、L3、L4为河流 | B.L3是L1河与L2河的分水岭 |
C.L3河落差最大 | D.L4河水流较急 |
若图中河流侵蚀作用不断增强,则未来可能出现的是
A.山地一定变得更低 |
B.分水岭与河谷之间的高差变小 |
C.L3附近的等高线将逐渐向南凸出 |
D.L4河与L1河连成同一水系 |
图中a为晨昏线, 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问题。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下列有关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大气圈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B.②圈层即岩石圈 |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 |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
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
B.⑤圈层虽由固态物质组成,但在该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
D.地球各内部、外部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