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电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
B.电流做功消耗的能量由电源供给 |
C.电功就是电能 |
D.导体内电场力对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所做的功就是电功 |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
D.“平均速度”、“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
B.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
C.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
D.卢瑟福依据大多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E.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与质量为3kg的物体B固定在一起,质量为1kg的物体A置于B的正上方5cm处静止。现让A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和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粘在一起。已知碰后经0.2s下降了5cm 至最低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取10 m/s2)
求:①从碰后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②从碰后至返回到碰撞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体B冲量的大小。
如图所示,在空间有一坐标系xoy,直线OP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第一象限内有两个方向都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直线OP是他们的边界,OP上方区域Ⅰ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质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从O点沿与OP成
角的方向垂直磁场进入区域Ⅰ,质子先后通过磁场区域Ⅰ和Ⅱ后,恰好垂直打在x轴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则()
A.粒子在第一象限中运动的时间为
B.粒子在第一象限中运动的时间为
C.Q点的横坐标为
D.Q点的横坐标为
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d,速度为v,则
A.物块B的质量满足m2gsinθ=kd
B.此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
C.此时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Fvsinθ
D.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
电场强度方向与x轴平行的静电场,其电势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O点(x=0)沿经轴正方向进入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粒子从O点运动到x3点的过程中,在x3点速度最大 |
B.粒子从x1点运动到x3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C.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4处,粒子的初速度v0至少为![]() |
D.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