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 A.890米、400米 | B.950米、310米 | C.860米、499米 | D.920米、500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
|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250米 |
|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
|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冲积扇 |
下图为某地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由08时到20时,图中②地
| A.气压降低,气温持续降低 |
| B.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 |
| C.天气由晴转阴雨 |
| D.风力逐渐减弱 |
由08时到20时,图中
|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增强 |
|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
|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减弱 |
|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湖泊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示意某湖泊各月水量盈余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湖泊的储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A.12月 | B.3月 |
| C.6月 | D.9月 |
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A.西欧地区 | B.地中海地区 |
| C.东南亚地区 | D.东亚地区 |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与①地相比,②地降水量
| A.春季较多 | B.夏季较多 |
| C.秋季较多 | D.冬季较多 |
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
| A.夏季风 | B.副极地低压带 |
| C.西风带 | D.副热带高压带 |
夏季绿洲的最高气温显著低于其毗邻的沙漠、戈壁,水分的蒸发量也明显较小,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绿洲与周边沙漠、戈壁的这种气候差异,被称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冷岛效应”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绿洲与沙漠、戈壁之间
| A.大气环流的差异 | B.热力性质的差异 |
| C.太阳辐射的差异 | D.距海远近的差异 |
“冷岛效应”有助于绿洲植物的生长,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 C.区域性 | D.综合性 |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 C.垂直分异规律 |
|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甲山地苔原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较丁山地高,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 A.海拔较高 | B.距海较远 |
| C.降水较多 | D.纬度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