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问题。
若图中的洋流造成沿岸地区降温减湿,则该洋流可能 ( )
A.与另一寒流汇合形成大渔场 |
B.是南半球荒漠的成因之一 |
C.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 |
D.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岸 |
下图为“三大类岩关系示意图”,图中方框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数字代表各种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字母是()
A.a、b | B.c、d | C.d、e | D.a、e |
图中对应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作用的序号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④① | D.②③ |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北半球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曲线,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且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中表示甲地的曲线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某地北为中纬度,南为低纬度,用的是“北京时间”,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 ° 26'N,120 E° | B.30 °N,115 °E |
C.23 ° 26'S,116 E° | D.30 °N,140 °E |
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AB两点的经度差为60°,P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此时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读图回答下列各题。B点的地方时是()
A.2点 | B.10点 |
C.14点 | D.22点 |
若此时北京时间为0点,A点的地理坐标是()
A.90°E, 22°N | B.90°E,68°N |
C.90°W, 22°N | D.90°W,68°N |
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表示晨昏线。回答下列各题。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位于B的东南方 B.A位于B的西北方
C.B位于A的西南方 D.B位于A的东北方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
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 |
B.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度 |
C.东京地方时为6:00 |
D.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