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180°)。读图回答问题。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2011年新年伊始,M点的中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
C.M与N的纬度值相等 | D.M、N在同一经线上 |
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12时 |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影响该河干流区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
C.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
D.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
该河最有可能是
A.松花江 | B.塔里木河 | C.淮河 | D.珠江 |
读下图,亚洲东部某月17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P沿线正经历多云降水天气,完成下列问题。
|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月份最有可能是
A.1月 | B.5月 | C.6月 | D.8月 |
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南岛气压值比周围低 |
B.上海天气晴朗,大风,气温低 |
C.P沿线为梅雨天气所在地 |
D.朝鲜半岛风力大于中南半岛,都吹偏北风 |
下图是我国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湿地保护与开发情景方案设计及其生态经济效益比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情景Ⅰ、Ⅱ、Ⅲ分别是基于2008年、2000年和1983年现状设计的,下列关于该湿地景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滩涂面积逐年减少 | B.芦苇地面积略有增加 |
C.池塘面积增加最多 | D.盐田减少变为水田 |
以上湿地景观变化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情景Ⅲ时期开发利用程度低,湿地利用类型主要是盐田和少量水产养殖 |
B.情景Ⅱ时期盐场扩建、水产养殖规模扩大 |
C.情景Ⅰ时期湿地开发以种植业为主,旱地作物比重大 |
D.情景Ⅰ时期盐田因产量和收益影响,已全部转为水产养殖 |
比较三种情景下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方案设计是
A.情景Ⅰ | B.情景Ⅱ |
C.情景Ⅲ | D.都一样 |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 B.含沙量 | C.汛期 | D.流量 |
下图分别为某区域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景观,景观与当地某种资源短缺有关。完成下列问题。图示两景观共同反映了某区域的环境特征,则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拉美 | B.西亚 | C.西欧 | D.东亚 |
关于该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左图景观与石油开采相关 |
B.左图景观主要用于收集太阳能 |
C.右图景观中心区为水井 |
D.右图景观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