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A.左宗棠 | B.邓世昌 | C.康有为 | D.陈独秀 |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
右为“司隶校尉”印文,掌握此印长官的职责是
A.主持管理长安太学 | B.检举皇族不法行为 |
C.监督地方官员 | D.监察郡国长官 |
某班同学准备排演孔子的话剧,其中一个场景是孔子编写《春秋》。下列场景设计有历史知识性错误的是
①孔子在查看《史记》等文献资料 ②考证到鲁国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
③桌上有本《兰亭序》 ④在研究赤壁之战发生的背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最主要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 | B.奖励生产 |
C.奖励军功 | D.建立县制 |
据史书记载,周成王以一片桐叶将弟弟叔虞封在了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唐”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这个国家实施了
A.禅让制度 | B.郡县制度 |
C.世袭制度 | D.分封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