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证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这一结论,选择了发育正常的黄瓜雌花,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对这一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应如何修改
编号(雌花) |
套袋 |
人工处理 |
1号 |
未开花前套袋 |
成熟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
2号 |
未开花前套袋 |
成熟的雌蕊柱头上人工授粉 |
A.两朵雌花都应该套袋
B.两朵雌花都应该涂上不同浓度的生长素
C.2号雌花不应该人工授粉,应自然传粉
D.应增加一朵雌花,只作套袋处理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
A.2∶2∶1∶1 | B.4∶2∶2∶1 |
C.9∶3∶3∶1 | D.3∶1∶3∶1 |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长度(单位:mm)影响的实验,连续观察几天,结果见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号 |
操作 |
第1天 |
第3天 |
第5天 |
第7天 |
第9天 |
甲 |
顶芽保留 |
0 |
0 |
0 |
0 |
0 |
乙 |
去顶芽,切口涂 抹生长素 |
0 |
2 |
5 |
7 |
10 |
丙 |
顶芽保留,侧芽 涂抹细胞分裂素 |
0 |
10 |
20 |
40 |
60 |
丁 |
去顶芽 |
0 |
20 |
40 |
60 |
80 |
戊 |
去顶芽,切口 涂抹赤霉素 |
0 |
30 |
65 |
100 |
140 |
A.比较甲与丁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比较乙与丁可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C.比较甲与丙可知,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侧芽的生长
D.比较丁与戊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生长
一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扎起来;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 mol/瓶 |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能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
科学家在某地记录了某种不同体色的蝴蝶在1863年和1963年的个体数量,按照百分比绘制成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 |
B.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
C.蝴蝶深、浅体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 |
D.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