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根、所需试剂、研钵、烧杯、试管、沙布、漏斗、酒精灯、
试管夹、火柴、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用研钵将一种茅草根磨碎,过滤,取其滤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滤液。
③往A试管中加入                ,摇匀,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④往B试管中加入          ,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5)部分实验现象及结论
⑤若A试管出现                    ,则说明这种茅草的根含有还原糖。
⑥ 若B试管出现                     ,则说明这种茅草的根含有淀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DNA分子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有种碱基,有个完整的
脱氧核苷酸单位,有个游离磷酸基,有
个氢键。
(2)从主链看,两条单链方向;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
(3)图中的4、5叫,若该DNA片段中的这些结构可任意替换,则可形成种不同的DNA片段。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基本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就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②对照,可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没有步骤③,能否得出格里菲思的结论——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
(3)如果让你完成该实验过程,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杜伯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低浓度的胰蛋白酶处理蜜蜂的染色体,结果只剩下一条能被龙胆紫染色的线,后用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这条线也不见了。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证明,染色体是由   和  组成的,理由是

(2)根据(1)的结论,结合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及生殖过程中的行为,论证“染色体是DNA的载体”。。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层液的放射性含量  ,原因是              。
b. 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理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1)体外分别培养某种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在体内,癌细胞分别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证明癌细胞具有的特性。
(2)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此蛋白质称为,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3)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细胞类型
增殖代数
端粒酶活性
正常体细胞
50~60

癌细胞
无限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



结果预测及分析:
(4)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