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动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1)如果②是抗体,则该细胞是 细胞。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的顺序是 。
(3)若我们接种了原来流行的流感病毒研制的疫苗,是否可以预防现今的流行感冒? ,为什么? 。
2013年含镉毒大米事件一度引起了民众的恐慌,大米含镉的原因是土壤被镉污染。为了寻找比较理想的植物治理土壤镉污染,某科研小组以生长在镉矿区的两种被子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和试剂:龙葵、商陆幼苗若干,水槽六个,含氯化镉的完全培养液和清水。
(2)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择健康等量长势相似的商陆与龙葵幼苗分别栽培于甲乙两组水槽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还应设法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不变。
③待果实成熟后,分别收集每株植物的各种器官,测量单位质量中的镉含量,记录实验数据。请你帮助该实验小组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结果与分析:龙葵各种器官中,叶片镉含量最高,而商陆各种器官中,根部镉含量最高。由此可判断两种植物中哪种植物更适合用于清除土壤镉污染?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与讨论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
②进一步探究发现,龙葵体内含硫多肽(PCs)的含量高;施用富硫肥的商陆与对照组相比,叶片中镉含量升高。由此推测PCs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 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 __调节。
(2)右图是某健康人饮用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图可分析判断胰岛素调节的机制是______。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因其中抗体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 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
(4)根据以上理论,推测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受体的问题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5)转入人的胰岛素基因的转基因牛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胰岛素以治疗糖尿病,在提取目的基因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
(1)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右上图框中画出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注:方框内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
(2)若红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3)若某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为
或。
(4)在玉米DNA中有PEPC基因(下图为该基因结构示意图,由能够编码氨基酸序列——外显子(J、L、N区段)和不编码氨基酸序列——内含子(K、M区段)间隔而构成),其编码的PEPC酶能增加气孔导度,从而增强光合速率。
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②若PEPC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PEPC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填字母)。
③利用基因工程工具将PEPC基因从玉米DNA中分离出来,则玉米的该DNA上会多出现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图1描述了“白菜-甘蓝”幼苗的培植过程;图2反映了某个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染色体的状态。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的关键操作是去除______,所用的酶包括_________;过程②中原生质体A和B能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过程③中某个细胞周期内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时间上的顺序为__________(根据图2中的字母填写)。
(3)甘蓝与白菜均为二倍体(2N),“白菜-甘蓝”幼苗培植过程中杂种细胞内最多含有____个染色体组。请在右侧坐标系中画出白菜-甘蓝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内核DNA数目的变化曲线。
(4)如果“白菜-甘蓝”幼苗栽植过程中根部被水淹了,水浸期间对“白菜-甘蓝”植株的根细胞进行测定,测得根细胞吸收O2与释放CO2之比为1:2,则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
(5)已知叶绿素合成酶含铁。与贫铁地区植物相比,大丹霞地区的富铁土壤区同类植物光补偿点较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银花是一种耐旱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耐旱性可变的植物,为了研究干旱对金银花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若干抗旱的金银花种子,培养液,一定量的浓度分别为5%、10%、20%(m/v)PEG(无毒性聚乙二醇),石英砂和塑料盒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抗旱消毒、洗净后放入盛有培养液和石英砂的塑料盒中,在室温下培养至藜幼苗长出3-4叶。
第二步,选取数量相等且长势相同的金银花幼苗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5%、10%、20%(m/v)PEG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不考虑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浓度变化)。
第三步,在第0、1、3、5、7天分别取相同部位、大小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叶片,洗净、吸干,测量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产生量。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至少写两个).
(2)第二步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信息,第三步测量的指标是___________。
(3)用含有等量5%、10%、20%(m/v)PEG的培养液来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来做实验,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前5天不同浓度的PEG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而导致可溶性蛋白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帮助金银花抵抗干旱环境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
(5)在浓度为20%的PEG条件下,第5天后可溶性蛋白产生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金银花处于高浓度的PEG溶液时间过长,植物体内___________受抑制,影响细胞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