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开学已经很多天了,可是他仍然久假不归,我想他家里一定出了什么事。 |
| B.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
| C.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毋庸置疑的,《红楼梦》也不例外。 |
|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心不古,人们冲破了条条框框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干,求实创新,祖国面貌焕然一新。 |
下列各句中省略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家阳台上有菊花、兰花、百合花…… |
| B.王教授冲着老伴忿忿不平地说:“人家划道道,你就会戳窟窿?我从来不会干这种事……哼!” |
| C.昨天,我上街买了鸡、鸭、鱼、肉、蛋等…… |
| D.我父亲信佛,所以……所以给我取了个讨厌的名字。 |
下列各句中冒号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
| B.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
| C.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
| D.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
下列各句中顿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
| B.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懂得什么? |
| C.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 |
| D.你要好好学习英语、或者日语。 |
下列各句中逗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事。 |
| B.我从小,随祖父在家读书,到读小学时就直接上了小学三年级。 |
| C.“你为什么想到这儿来上学?”中间的老者盯着我,问。 |
| D.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推翻萨达姆的政权之后,布什政府为进一步控制海湾,又指控伊拉克的比邻伊朗秘密兴建核设施,其意在敲山震虎。 |
| B.李明同学一向学习刻苦认真,每天的作业他总是苦心孤诣地深入钻研,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
| C.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以八爷为首的一班人,在朝堂上突然发难,提出八王议政,使雍正非常难堪,而满朝文武百官作壁上观。 |
| D.直到现在,我还惦记着我那首不登大雅之堂的诗稿,不知先生收到了没有,也不知道先生对其有何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