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那“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雷锋精神”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50年来,一个又一个雷锋式先进人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像雷锋一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们用雷锋式的行为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学雷锋】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信息。
材料一: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宣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材料二: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由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展开,迅速掀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斥谬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绝大部分人认为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也有个别人发出了不和谐的杂音:“经济社会,讲的是经济效益,付出就得有回报。学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已经过时了。”请你针对这种杂音,写出一条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理由,作为反驳错误言论的论据。
某同学有一段没有写完的文字,请你在空白处写上恰当的内容。
松树的风格在于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可以茁壮的生长。
它不畏天,即使电闪雷鸣,即使狂风暴雨,它依旧生长着;
它不择地,哪怕石缝狭小,哪怕,它依旧生长着;
它不靠人,就算无人施肥,就算,它依旧生长着。
松树的风格启示着我们:。
语文综合性学习。
温州虽小,名声很大。请参与以“温州,我的家乡”为专题的活动,完成下列题目。【温州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批股合同制企业在温州诞生,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在温州创建,最早实行全社会养老保险,温州人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在新的时期,温州人秉承传统又超越传统,重视传统又不被传统约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结合材料,联系你的认识,你认为温州精神有哪些精神?(2分)【温州风景】 温州风景名胜众多,许多地名、名胜都可以组成短语,组成对句。请以“雁山云影”为上联,任选温州本地地名或风景名胜对出下句。
[注](雁山即“雁荡山”) 雁山云影——________________【温州文化】 温州文学源远流长, 自古文风鼎盛,独具特色。诸多文化名流或诗或文或戏,尽现温州魅力。请任举一位与温州相关的文化名人并介绍其作品里的温州元素。(诗人、作家、戏剧家中任选一位,年代不限。)
又是一年春来到,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花儿。让我们一起徜徉自然,开展了一次“走进这些花儿”的综合性活动。成语之花:花是美的,带“花”的很多成语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美,请你例举两个:、。
歇后语之花:任选两个歇后语补充完整。
① 水仙不开花——( )② 画上的花——( )
③ 芝麻开花——( )④ 中秋节赏桂花——( )花语心愿:每逢佳节,人们都不忘为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上短信祝福,“花”自然也成了最好的祝福内容,
如:那么多的花,都为你的春天歌唱。我情愿是你夏季的荷,秋季的菊,冬季的
梅,无名岁月里的稻花草香。
请你也编辑一则带“花”字的短信,在母亲节之际发送给自己的母亲。(别忘用上修辞手法)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水浒传》中不乏巧借自然条件实现目标的故事,现实生活中更有需要依据天气时令安排生产的情况:【关注时令】上面前三幅图片呈现的是泰州地区的一组物候现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4分)
【心系农事】晓华家种有数亩农田,父母利用农闲去了邻近城市务工,根据你从上图中了解到的物候现象和泰州天气预报信息,请以晓华的身份给他们发送一条提醒短信。(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有关部门对儿童接触和使用电子科技产品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数据显示:67. 28%
的孩子接触过类似iPad的平板电脑;84. 14%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QQ; 80. 08%的孩子每天都会上网看视频;71. 21%的孩子每天都会玩网游;42. 02%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腾讯微博;50. 41%的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或与父母争夺手机玩网络游戏。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
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请你给家长或孩子提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