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0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那“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雷锋精神”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50年来,一个又一个雷锋式先进人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像雷锋一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们用雷锋式的行为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
【学雷锋】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信息。
材料一: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宣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材料二: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由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展开,迅速掀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斥谬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绝大部分人认为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也有个别人发出了不和谐的杂音:“经济社会,讲的是经济效益,付出就得有回报。学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已经过时了。”请你针对这种杂音,写出一条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理由,作为反驳错误言论的论据。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仿写语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呼伦贝尔网】为歌颂新中国成立63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校师生的爱国热情,根河一中校政教处组织开展了八年级“爱我中华,唱响呼伦贝尔”歌咏比赛。
10月12日下午,歌咏比赛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八年三班的一曲《打靶归来》拉开了比赛的序幕。随后的比赛中,参赛班级纷纷闪亮登场,同学们用满腔的热血、动听、高亢的歌声演唱了《歌唱祖国》《大中国》《精忠报国》《团结就是力量》等爱国主义歌曲,歌颂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不朽的民族精神,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祝愿。演唱过程中,同学们结合重唱、二部轮、学生架子鼓电子琴伴奏、班主任老师领唱、老师学生指挥等多种形式,师生同台,竞相展现了一中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综合性学习
独立支撑的父亲,负笈远行的信客,弥留之际惦念感恩的老王……读懂了那些普通的人,我们就能读懂他们的艰辛;读懂了那些普通的人,我们怎能不为他们平凡中的伟大而感动…… 班级要开展“让世界充满爱”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请为此次活动拟出两个活动环节。
“爱的箴言”——自古以来,有关于爱的名人名言很多。其实你也能根据自己的深刻体会自创一句,下边就请一试身手吧!
“底层的光芒”摄影展——那些在街头巷尾和雨雪风霜中艰难求生的普通人常常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请用你的笔描绘出一幕最让你感动的普通人或卑微者劳作或生活的场景,并融入你的感情。(2分)

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四节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研究气象与物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学习与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益处。学校最近进行了一次这方面的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活动一:古诗探奇】阅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探究诗中所描绘的山区物候现象与我们平原地区有什么差异,并简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因素。(2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活动二:合理安排】星期五傍晚放学时,小明看到彩霞满天,兴奋不已。他打算赶紧回家先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然后星期六一大早就可以和家人一起出门做一次一日游。小明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因为他懂得谚语“”中所蕴含的天气知识。(2分)
【活动三:帮助同学】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在默写古诗词时“燕”“雁”不分,常常犯低级错误,痛失“爱分”。请你用物候学的知识,把“燕”“雁”区别开来,并各举一个例句,帮助他提高默写的正确率,好吗?(4分)


本报讯 见习记者陈云、通讯员龚冬梅报道:今秋以来,在我市一些中小学校收旧利废活动蔚然成风,学生将本班可回收垃圾分类处理,定期集中出售,在增强学生节约和环保意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同时为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
据悉,近年来由于学生奶的普及,在为学生增强体质的同时,也致使校园可回收垃圾增多,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校园开展收旧利废活动,学生环保意识也大为提高。
经济开发区淅河中心学校自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号召各班学生将本班塑料瓶、废纸等分类收集,学校或学生自己定期集中出售,所得的钱充作班费。“收旧利废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美化了校园环境。”淅河中心学校教师颜光春说道。
“收旧利废,从开始督促同学们将垃圾分类,丢到不同的垃圾篓,到我们自己将垃圾集中出售,再到支配卖来的钱,为班级购买需要的物品。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弄,每收获一次,我们都充满成就感,这也是对我们办事能力的一种锻炼。”随州一中高三年级的刘娜娜告诉记者。(2010年10月14日《随州日报》)
结合文章内容,给新闻拟一个标题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收旧利废”这一做法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