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明的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的一个实验电路,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两个不当之处:
① ;
② 。
(2)他们改正电路连接中的不当之处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和灯泡的亮度都同时变化,但两电表的示数总是比较小,灯泡的亮度也较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电路正常后,他们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如下:
电压(V) |
2.0 |
2.5 |
2.8 |
电流(A) |
0.20 |
0.24 |
0.26 |
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小约为 ;
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 (填写“不变”或“变化”)的,其原因是: 。(4)实验结束,小明提出了一个探究设想:可以利用图中的实验器材来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①请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将电路图画在虚线框中;
②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滑动变阻器不但可以改变电路中
的电流,它还是电路中的一个 ,但在移动
滑片时一定要注意 。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像。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 (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mL。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
一些物质的密度 |
||||
物质 |
硫酸 |
水 |
煤油 |
酒精 |
密度(kg·m-3) |
1.8×103 |
1.0×103 |
0.8×103 |
0.8×103 |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电流表突然无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或
上。
(1)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强同学用一只完好的灯L替换电路中的电阻,闭合电键S,观察灯的亮暗情况。若灯L亮,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灯L不亮,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7.5伏和9伏中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小灯泡标有“4.5V”字样,估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1.5瓦。他按图连接好电路,先将变阻器的滑片移至________端(选填“A”或“B”),然后闭合电键S,再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到小灯泡发光逐渐变_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的滑片P恰好在中点上(即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小华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