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 |
B.5s-15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 |
C.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 |
D.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回到出发点 |
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小球A沿光滑的斜面缓慢地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拉力F和支持力N的大小变化是().
A.F增大,N减小 | B.F和N均减小 | C.F和N均增大 | D.F减小,N不变 |
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大小为6 N,则F1和F2的大小不可能是()
A.F1=2 N,F2=9 N | B.F1=4 N,F2=8 N | C.F1=2N,F2=8 N | D.F1=2 N,F2=7N |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
B.物体受力越大,运动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其速度一定为零;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
D.物体所受的合力最大时,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力最小时,其速度却可以最大 |
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 B.伽利略、牛顿 |
C.伽利略、爱因斯坦 | D.亚里士多德、牛顿 |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和第6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
B.第2s内的加速度为5m/s2 |
C.6s内的位移为45m |
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