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首句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
B.第二句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
C.最后两句写出了与友人的重逢,由以前的“未有期”到现在的“共剪西窗烛”,在相聚的欢乐里夹杂着回忆的愁苦,使这愁苦成了重聚的话题。 |
D.这首诗通过归期的询问和回答,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善于观察的能力。 |
B.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
C.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青少年着极大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我们要呵护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②他怕自己会由于极度,跌进去淹死。
③父亲终于地消失在夜色中,他高高隆起的后背像一只容器,倒给我的是朴实的父爱。
A.蕴藏 虚弱固执 | B.储藏衰弱 顽固 |
C.蕴藏 衰弱 顽固 | D.储藏 虚弱 固执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猝然(cù)自艾 ( yì ) 臧否 ( zàng ) 瞬息万变 (shùn) |
B.水渍(zì)山肴 ( yáo ) 守圉 ( yù )汗流浃背(jiā) |
C.厄运 (è)夙夜 ( sù ) 窒息 (zì)恹恹一息 (yǎn) |
D.磕拌(bàn)崩殂 ( cú )耷拉 ( dā ) 吹毛求疵(cī) |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
C.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
D.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信服匿笑遮敝絮絮叨叨 |
B.委曲烂慢心绪不可抗拒 |
C.淡雅寒战祷告形影不离 |
D.徘徊占距援助模模糊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