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 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若m1=m2,则原样品中无CaCO3 |
B.若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有CaCO3 |
C.若56m1/100<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有CaO |
D.若56m1/100<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无CaO |
【2015年重庆A】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分子可以再分 | B.分子之间有间隔 | C.分子在不断运动 |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
【2015年重庆市B】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成干冰,从分子角度解释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隙 | B.分子可以再分 | C.分子在不断运动 | D.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
【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鉴别 |
B.物质除杂 |
硫酸钾和硫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
盐酸中混有硫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磁铁吸引 |
C.安全知识 |
D.物质与微粒构成 |
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
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的;
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④⑤ |
【2015年广东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 B.煤和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 D.铁、碘、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