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 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 A.若m1=m2,则原样品中无CaCO3 |
| B.若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有CaCO3 |
| C.若56m1/100<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有CaO |
| D.若56m1/100<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无CaO |
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有残留 |
|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 |
|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
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 )
A B CD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则X 的化学式为()
| A.NaCl | B.H2 | C.HCl | D.HClO |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

| A.①② |
| B.②④ |
| C.①④ |
| D.③④ |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②③④
| 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 |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
|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 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