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个实验中,物质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有一个变化与另三个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该变化是( )
A.用燃烧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B.探究人呼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 |
D.用干净的沙和石棉等装在剪去底部倒置的矿泉瓶中制的简易净水器来净化水 |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 B.瓷碗破碎 | C.食物腐败 | D.石蜡熔化 |
空气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 B.二氧化碳 | C.水蒸气 | D.氧气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含有盐酸 | B.③中一定没有盐酸 |
C.②中加入镁粉时一定有气泡冒出 | D.③中的固体一定是铁 |
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有: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②从a端通入氮气;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④从b端通人二氧化碳;⑤从b端通人氮气。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③④ | B.④②①③ | C.④②③① | D.①⑤③①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先点燃装置③的酒精灯,再通一氧化碳,以免污染空气 |
B.实验中可观察到装置①的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红色 |
C.装置②可验证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一定量二氧化碳 |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装置①的酒精灯,继续通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