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
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
C.④代表的物质是ATP |
D.图中表示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能进行 |
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
B.a、b、c表示pH值,则c﹥b﹥a |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
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存在差异 | B.③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
C.b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
D.如图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a可代表甘油,b可代表K+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溶胶中加工 |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
1.0 |
3.0 |
5.0 |
7.0 |
8.0 |
10.0 |
CO2变化量[mg/(100 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