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分别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A、B、C、D分别代表哪个城市?
A ,
B ,
C ,
D 。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 (季风区 或 非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 _ .
(3)比较四城市的气温资料可以看出:夏季南北温差 ;冬季南北温差___。(大或小)
(4)在四个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的两个城市,它们在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 或 以南)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各题。图中甲、乙、丙三座山峰,其中海拔最高的是乙山峰。
山峰甲位于山峰丙的东南方向。
图中A、B两条虚线中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B线。
沿着C、D两条登山线路到达乙峰,从省力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D线路。
下图为“中东地区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三洲”指的是
A.北美洲、亚洲、大洋洲 |
B.亚洲、欧洲、非洲 |
C.非洲、南极洲、南美洲 |
D.大洋洲、南极洲、非洲 |
中东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淡水 | B.森林 |
C.铁矿 | D.石油 |
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A.1月10℃等温线 |
B.7月20℃等温线 |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以下描述甲区域的是
A.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
B.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 |
C.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
D.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从草原过渡到荒漠 |
丙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 | B.干旱 | C.暖湿 | D.炎热 |
以下传统民居最能反映丁区域自然特征的是
读下列资料和“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南极洲又建立了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6′E),2014年2月8日正式开站,这对于提高中国的地理探索能力和极地考察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南极地区略图”
(1)请在南极地区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图中的大洋:①;②。
(3)图中④、⑤、⑥大洲表示南美洲的是。(填数字)
(4)我国两个科学考察站:⑦,⑧,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是(填名称)。
(5)南极洲的气候特点:、、。
(6)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被称为“南极洲的主人”。
(7)关于南极地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范围一般是指南极圈以北的地区 | B.降水稀少,但是世界上淡水资源库 |
C.考察最佳时间是每年7月到9月 | D.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南方 |
(8)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中国也参与其中,在南极地区相继建立包括泰山站在内的四个科学考察站,意义重大。试列举极地的科考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西亚和东南亚是亚洲的两个重要地区,阅读有关地图,回答问题。
(1)西亚图中,字母“A—E”代表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填字母);制约西亚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
(2)东南亚地区位于(低、中、高)纬度地区,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试用板块构造知识分析其原因:。
(3)西亚和东南亚两地地理位置重要性分别体现在是和。
(4)西亚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由此开始,经过海峡,进入A海,再依次经过B 海、运河、C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最后到达西欧、美国。
(5)简要回答西亚成为长期热点地区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