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图中B在A的什么方向
A.正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假如A到B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那么A到B的实际距离为
A.12.5米 | B.125米 | C.1250米 | D.12500米 |
图中A和D分别表示什么山体部位
A.山顶,山脊 | B.山顶,山谷 | C.鞍部,山脊 | D.山谷,山脊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由东向西流动 | B.由东南流向西北 |
C.由西北流向东南 | D.由南向北流动 |
甲地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A.山地 | B.高原 | C.平原 | D.丘陵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
A.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
B.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
C.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
右图中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的特征证明了:
A.海底扩张学说 | B.大陆漂移学说 | C.板块构造学说 | D.地质学说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甲地位置的叙述述,正确的是:
A.从海陆分布看,甲地位于陆地 |
B.从南北半球看,甲地位于北半球 |
C.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
D.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0°E,50°N) |
关于甲、乙两地在地球上的五带及阳光照射的情况,描述错误的是:
A.甲地位于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 |
B.乙地位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
C.甲、乙两地均无阳光直射现象 |
D.甲、乙两地均无极昼极夜现象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如上图中,地区地形类型主要是( )
A.丘陵 | B.山地 | C.盆地 | D.平原 |
如上图中,周村位于刘村的哪个方向( )
A.东北 | B.正北 | C.正南 | D.西北 |
如图,反映了哪个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 B.洋流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