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选项 |
区分下列两种物质 |
方案一 |
方案二 |
A |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
点燃,闻气味 |
观察颜色 |
B |
硝酸铵和氯化钠 |
溶于水看是否能溶解 |
放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C |
棉织面料和羊毛面料 |
点燃闻气味 |
手摸,比较手感 |
D |
氢氧化钠固体和熟石灰 |
将两种固体溶于水,测溶液温度 |
将两种物质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分别吹入CO2气体 |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C.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因此开发前景非常好 |
D.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
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2℃,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B.t1℃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乙析出的晶体一样多 |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甲 |
D.t2℃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t1℃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CO有毒性,而CO2无毒 |
两物质的组成元素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
B |
KNO3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 |
C |
KCl溶液和KMnO4溶液颜色不同 |
溶液中阴离子不同 |
D |
高架的电线夏天比冬天的长 |
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测得人体血浆pH > 7,则人体一定是健康的 |
B.钙、铁、碘、锌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
C.牛奶、豆浆是补充蛋白质和钙元素的好食品 |
D.日常饮食应大量食用富含油脂的食物,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