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的气体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先将竹子浸入水中,钻个小孔,看到一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_________法(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收集气体的一种方法)收集了一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气体里, 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入水,导管伸入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肯定含有________,约占_________(体积分数)。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有气体肯定有 。
(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相比较你得出的结论是:
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⑴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⑵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⑶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方案 |
现象和结论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⑴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⑵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⑷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的制取原理:
【查阅资料】
(1)目前,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红棕色NO2气体。
【提出问题】
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
根据资料及反应物质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②二氧化碳和氨气;③二氧化碳和氮气;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 ,理由是 ;
【设计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摸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A装置的作用是使生成的三聚氰胺迅速凝华而与气体分离。
【实验现象和分析】
(1)实验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则证明生成,同时看到D中___________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D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有失落标签的4瓶无色溶液:MgCl2、NaCl、HCl、NaOH,现实验桌上只有1瓶酚酞试液。请你设计只用该瓶酚酞试液鉴别上述溶液的实验方案。
下图是提纯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并还原氧化铁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
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反应方程式为。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要从A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100g水) |
64 |
85 |
138 |
203 |
285 |
376 |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①化学式:A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操作名称:Ⅰ_________ ________ Ⅱ________ ___________ Ⅲ________ __________。
③如果在操作Ⅱ的过程中,溶液B中出现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