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探究小组的同学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来验证“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
(2)第一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根据电流表A1指针偏转角度较A2小,如图乙所示,他们判断“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不等”.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是: .
(3)第二小组的同学闭合电路后发现:灯L2的亮度比灯L1的亮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L2中的电流较大,所以L2更亮
B.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先通过灯L2,所以L2更亮
C.两灯中的电流相等,亮度不同是由于两灯规格不同所致
(4)第三小组同学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以上猜想中正确有 (填序号).
小明要测量一根1m左右、粗细和质地都均匀的细木棒的质量,通过估测发现木棒的质量会超出现有天平的量程.于是,他想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
现有器材:天平、一块质量适当的金属块、一把量程为20cm的刻度尺和几根足量长的细绳.要求:只利用现有器材请你帮他设计测量这根细木棒质量的方案,(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木棒质量的数学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三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2)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小辰选用的小灯泡上标有“2.5V 0.3A”的字样。如图所示,是他连接的电路。
实验次数 |
U/V |
I/A |
R/Ω |
1 |
2.5 |
0.30 |
8.3 |
2 |
2.0 |
0.28 |
7.1 |
3 |
1.5 |
0.26 |
5.8 |
(1)小辰实验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2)小辰在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端,以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还有一个作用是。
(3)闭合开关,小辰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4)小辰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灯丝中的电流随的变化而变化。在电流变化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也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2.5V小灯泡的功率”。
⑴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补画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⑵小明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3V。请指出故障的原因。
⑶排除故障后,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⑴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⑵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⑶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水的温度/℃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食用油的温度/℃ |
30 |
32.5 |
35 |
37.5 |
40 |
42.5 |
47 |
47.5 |
50 |
52.5 |
55 |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