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
|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
|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
|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
在化学反应C+O2==CO2中,若生成m个CO2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的个数是
| A.m | B.2m | C.![]() |
D.4m |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
| B.厨房燃气泄漏,不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
|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
| D.火灾发生且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uO + CO Cu + CO2 |
| B.Fe + CuSO4 = FeSO4 + Cu |
| C.NaOH + HCl =" NaCl" + H2O |
| D.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
饮料中的水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有关丁酸乙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丁酸乙酯是一种氧化物 |
| B.丁酸乙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 C.丁酸乙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 D.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
根据下列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所作出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微粒共能表示3种元素 |
| B.图中表示的粒子属阴离子是③ |
| C.图中①、②两种微粒可构成A2B2型分子 |
| D.图中②和③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