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据此完成问题。
| 降雨量 (mm) |
降雨 强度 |
混交林地 |
坡耕地 |
荒草地 |
油松幼林地 |
||||
| 径流 量(L) |
泥沙 量(kg) |
径流 量(L) |
泥沙 量(kg) |
径流 量(L) |
泥沙 量(kg) |
径流 量(L) |
泥沙 量(kg) |
||
| 33 |
弱 |
111 |
0.1 |
155 |
41.3 |
153 |
4.7 |
154 |
18 |
| 14 |
很强 |
29 |
0.5 |
327 |
39.4 |
71 |
0.8 |
212 |
25 |
| 19 |
强 |
28 |
0.3 |
113 |
1.2 |
51 |
0.4 |
52 |
0.6 |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
| B.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
|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
| D.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工农业发达地区。图甲、乙、丙为我国三大三角洲地区。读图回答:
乙三角洲发展的不利条件
| A.交通不便 | B.矿产短缺 | C.市场狭小 | D.水资源短缺 |
甲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方向为
| A.发展重化工基地 | B.发展加工工业,产品以内需为主 |
| C.发展制造业、轻工业、出口加工、高技术工业 | D.我国能源基地 |
丙三角洲面临的气候灾害为
| A.台风 | B.伏旱 | C.春旱 | D.热带气旋 |
读图,完成(1)~(2)题。
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乙和丙 |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
|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
|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
| D.乙处比例尺最小 |
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据此回答13~14题。
若n=5、m=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
| B.该地区适宜柑橘生长 |
| C.该地区为丘陵地形 |
| D.该地区夏季河流水量丰富 |
若n=126、m=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省区有中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
| B.A坡降水量大于B坡 |
| C.图中河流有凌汛现象 |
| D.水土流失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 |
读下面“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1~12题。
关于图示中河流相关的判定,正确的是()
| A.河流自M向N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 |
| B.该河流汛期发生于7、8月份 |
| C.该河流在MN段有凌汛发生 |
| D.河流上游a处流速比下游b处流速快 |
图中MN两点之间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

人们通常以(0°,48°N°)(法国罗亚尔河河口)为中心的半球称陆半球。其余部分为水半球。陆半球的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81%。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 A.北极点 | B.南极点 |
| C.(0°,48°S) | D.(180°,48°S) |
若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直射最北时,昼半球与陆
半球正好重合,此时()
| A.黄赤交角的大小为42° |
| B.北京时间为8时 |
| C.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48° |
|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