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 酝酿已久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于2010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雾,是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
材料二:成渝经济开发区地形图
材料三: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
材料四:资料记载,乐山大佛在唐代建成之初,佛体丹彩描绘,金粉贴身,形象光鲜。如今大佛全身布满沧桑,脸上的黑色条纹如一行行眼泪,胸部、腹部和腿部剥落了好几大块,露出红色“肌肉”。
材料五:四川省2007年农业人口流动数据表
|
省 内 |
省 际 |
||||||||
流动方向 |
乡外县内 |
县外市内 |
市外省内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浙江 |
福建 |
江苏 |
其它 |
比例 |
14.31 |
8.38 |
13.38 |
3.14 |
5.27 |
26.73 |
6.82 |
4.61 |
3.95 |
13.41 |
(1)成渝经济开发区主要是 地形;水系形状为 状。
(2)根据材料分析重庆冬季雾天多的原因:长江干支流交汇处,空气 大;冬季四川盆地北部山脉阻挡, (减弱或增强)了冷空气的影响;且重庆位于河谷,地形封闭,风速 ;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气多,导致空气中的 多。
(3)造成乐山大佛现状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对佛像损害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4分)
(4)依据所给材料,分析成都城市群产业规划的有利区位条件。
(5)根据数据表格分析该省农业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成渝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可能给该地区农业人口流动带来的变化。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若成岩石可能为。写出图中各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乙,丁。
丁处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读我国区域图,回答问题:图中区域属于:()
A.经济区 | B.文化区 | C.自然区 | D.行政区 |
参照b的描述,完成c的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粒级 |
胶泥 |
泥 |
沙 |
砾 |
卵石 |
||||
细 |
中 |
粗 |
细 |
粗 |
小 |
大 |
|||
粒径(mm) |
0.001~0.01 |
0.01~0.1 |
0.1~0.2 |
0.2~0.6 |
0.6~2 |
2~6 |
6~20 |
20~60 |
60~200 |
材料二 图为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沉积断面图。对比材料一、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关系 |
B.泥沙粒径越小越容易被侵蚀 |
C.在一定粒径范围内,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
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
A.上海港航道淤塞 |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 |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月7日从鲁东大学等有关方面获悉,根据刚刚在北京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瞻性研究”项目,蓬莱和旅顺之间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结合的形式,修建一条连接渤海南北两岸的交通运输干线,而前期旨在贯通渤海海峡南北两岸的蓬莱至长岛跨海大桥有望近期兴建。
材料二 2007年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北起浙江嘉兴海盐县,南至浙江宁波慈溪市,全长36千米,横跨整个杭州湾,工程总投资约118亿元,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千米。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提示:可以从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进行分析)
修建跨海大桥有什么意义?
跨海大桥的修建说明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3.0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10‰;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1. 08岁;妇女总和生育率0. 95;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86. 83万人,占户籍人口20. 80%。上海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全市约少生700万人口。
图是上海2000年和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概述图中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在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变化情况。
据材料分析上海市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建设筹方面分析上海市大量外来常住人口迁移或积聚在中心城外围和近郊区的原因。(至少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