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O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CO
COad,O2
2Oad,COad+Oad →CO2。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 A.CO和COad不是同种物质 |
| 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
| 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 |
| 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的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单质(I2)是由碘原子直接构成的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C.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D.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块状固体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D.
测定溶液pH值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日光灯通电发光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粮食酿酒D.干冰人工降雨
将一定量的金属M加入到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根据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是( )
①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M
②若滤液只含一种溶质,滤渣含四种金属,则几种金属活动性顺序:M>锌>铜>银
③若滤渣含有M,则滤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3种,最少含一种
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滤渣中一定含锌,可能含M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