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有个姓朱的人,一心想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的资产,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了手。他得意扬扬地回到了家,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白白浪费了家里的资产和三年的光阴。
寓意:
下面是两段内容关联的文字,其中第二段文字顺序混乱。联系第一段文字,将第二段带序号的句子合理排列,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一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①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
②把整个一座古镇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
③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可见其对水的依傍
④古镇的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
⑤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
答: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语句。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①”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②。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③。
(苏轼《答谢民师书》)
译文:①
②
③
给下面的语句加标点。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韩愈《答李翊书》)
语言文字运用(5分)
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但是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角度而言,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请就下列各警句、成语,人选一个,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50字左右。
①不求甚解②枪打出头鸟③开卷有益
将下面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适当增删字词)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