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1)已知离子反应:+6I—+6H+=R—+3I2+3H2O,n=_____,R元素在
中的化合价是___ __。
(2)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
①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_______,需用氧化剂的是 。 (填编号)。
②标出下面化学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用双线桥表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Na2Cr2O7+6KI+14HCl = 2CrCl3+2NaCl+6KCl+3I2+7H2O
反应中的还原剂___________。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与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写元素符号:A为 ,B为 ,C为 。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是。
(2)写出A、B形成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E属(“离子”或“共价”)化合物。E中含键。
(4)D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______族。
已知A、B、C、D为气体(其中A为黄绿色),E是常见的氮肥,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
⑴ D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⑵ D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完成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KOH; H2S;
CS2; NH4Cl;
⑵下列微粒之间,属于同位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固体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正丁烷与异丁烷 |
B.红磷与白磷 |
C.氕与氚 |
D.氯化钠与干冰 |
E.金刚石与水晶
F.氧气和臭氧
G. 13C和14C
H.CH3OCH3和CH3CH2OH
⑶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Na2SO3+KIO3+H2SO4——Na2SO4+K2SO4+I2+H2O
(a)配平上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将系数填入方框中。
(b)其中氧化剂是,若反应中有5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是mol。
①NaCl、②干冰、③冰、④Na2O2、⑤白磷(P4)、⑥金刚石、⑦Na2CO3、⑧钠。以上物质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________ ;属于分子晶体的是(填序号)。氯化钡是无色晶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熔点1 560 ℃。它可能属于 ______ 晶体。
如图所示,把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20 ℃)碳酸饮料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加5 mL稀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氢气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