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熔点和凝固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 10 - 4 m 2 ,将一体积为 2 × 10 - 4 m 3 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 1 5 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用一根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细线把容器底和木块底部中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 10 N / kg ) (    )

A.

木块的密度为 0 . 8 × 10 3 kg / m 3

B.

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为 160 g

C.

浸没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0 . 6 N

D.

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6 V 保持不变, R 1 = 3 Ω R 2 = 18 Ω ,灯泡 L 标有" 6 V 3 W "字样,假定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灯泡 L 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2 Ω

B.

当只闭合开关 S 1 时,电阻 R 1 消耗的功率为 1 . 2 W

C.

如果开关 S 1 S 2 S 3 同时闭合,灯泡 L 短路不工作

D.

此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与最小电功率之比为 25 : 12

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已知金属块质量均匀分布且不渗水,量筒内已装有 60 mL 的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好天平后,测量金属块质量,天平恢复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金属块体积时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

如图乙所示,当横梁恢复平衡时,金属块的质量为 54 . 4 g

C.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2 . 70 × 10 3 kg / m 3

D.

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如图所示,将某发光二极管的两极接入电路的 a b 两点,闭合开关时,通电螺线管旁边小磁针 S 极向右偏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通电螺线管右端为 N

B.

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C.

发光二极管 c 极接 b 点, d 极接 a

D.

图中 P 处磁感线的方向从螺线管右端到左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 50 cm 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将蜡烛移到 10 cm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将蜡烛移到 45 cm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将蜡烛移到 35 cm 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

将蜡烛从 10 cm 刻线处移向 40 cm 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